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国际学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1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标题

昆工青年心向党 挺膺担当建新功|昆工青年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展播(国际学院)

二、总述

71日—5日,昆明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国际学院中外师生实践团队赴红河州元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

(一)前期准备

627日,国际学院在博文楼224举行2024年赴红河州元阳县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行前培训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以及全体实践队员参加。行前培训为队员们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与支持。


出征仪式现场照片


出征仪式集体照


(二)活动亮点

1、巧手织锦绣,非遗焕活力

71日,实践团队在元阳县攀枝花乡驻村第一书记卢芬的带领下走进元阳县攀枝花乡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观极富特色的“猛弄民绣”。绣娘以公文包、挎包、笔记本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为载体,把彝族文化符号、梯田山水元素融入其中,生产出的产品非常具有标识度和品质感,成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



2、优秀文化进校园,课堂绘就多彩梦

72日上午,国际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师生携手为攀枝花乡硐浦小学1-5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堂。课堂上实践队员在教学中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国优秀文化之美,为同学们撒下了一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同时拓宽视野,让孩子们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


实践队员课堂教学


实践团队在小学的合影


3、共鉴梯田农耕,守护世界遗产

72日下午,实践团队走进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述和了解一件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队员们感受到了哈尼族人民用辛勤的劳作绘就了开山造田,引水灌溉的壮丽篇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哈尼梯田的成功申遗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又一次出彩,更是哈尼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


实践队员参观博物馆


4、调研哈尼村寨,共绘振兴蓝图

   国际学院实践团队走进攀枝花乡硐浦村委会普朵村就三个主题(基础教育、旅游资源、双遗产传承与发展)展开深度调研。基础教育调研小组走村入户开展调研,通过与家长进行访谈,队员们了解到了孩子在校内和课后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家长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等信息,实践队员为家长答疑解惑,普及相关政策知识,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人生理想;旅游资源调研小组成员与村民、乐作稻公司负责人积极交流,了解到了村寨发展的潜力,实践队员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遗产调研小组在调查哈尼梯田的过程对梯田的耕作条件及梯田的保护与耕作难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助推哈尼梯田保护和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担当。


实践队员走村入户调研访谈


5、座谈交流添活力,科技助农促增收

实践团队与红河元阳云上乐作稻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交流座谈。通过总经理白小林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公司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在元阳县内跨自然村、跨村委会,跨镇,调度梯田耕种专业农民,为返乡农民工和在家的中老年人提供务工机会,培养现代化农民,为保护梯田、传承哈尼农耕文明贡献力量。实践队员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乡村经济的重要性,也积极在产品包装设计、农产品加工、哈尼文化宣传推广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红土地上的座谈会


6、讲好中国故事,践行担当使命

实践团队在普朵村进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故事大演讲。团队成员通过讲述茶马古道、古今智慧、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故事,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民族融合的故事,讲述中国智慧,弘扬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故事大演讲


7、民族团结共赴盛会,文化交融美美与共

73日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文化联欢晚会在攀枝花乡普朵村举行。实践队员通过朗诵、话剧表演、舞蹈、歌唱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带来的“哈尼古歌”让实践队员感受到了哈尼族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次晚会,让实践队员和哈尼族村民们的关系更近,书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诗篇。


联欢晚会慰问老人

联欢晚会现场


四、实践总结

振兴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足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华文化为主线,结合国情观察民族融合为实践主要内容,通过七个一活动:1次中外文化进小学、1场习近平文化思想故事大演讲、1场红土地上的座谈、1台中外文化交融的联欢晚会、1次沉浸式的哈尼梯田文化体验、一系列围绕哈尼梯田、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调研和1次三下乡感悟交流,提高了实践队员对中国世界非遗的认知,树立了队员们自觉宣传中国文化的意识。向留学生真实、积极展现中国农村的大发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人士,让其成为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国际学院学子将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继续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情怀练就本领,擦亮文化底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团队成员心得体会


    1、实践队员——米达娜(老挝籍留学生)

    在元阳的“三下乡”活动中,我积极与当地村民和学生们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经验。我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话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我相信,这种跨越国界的交流与合作,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同时,我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留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共同为搭建两国之间的友谊之桥贡献自己的力量。



    2、实践队员—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李佳颖

五天的三下乡活动拉下帷幕,而我内心却久久不能平复。无论是亲自准备给硐浦小学的学生上课,感受到学生的好学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还是进入博物馆,亲身了解到当地历史悠久又具有特色的哈尼文化;还是参观非遗传承的刺绣文化合作社,这些实践活动都让我记忆犹新,深刻体会乡村之美。我也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爱与希望洒满每个角落。



    3、实践队员—刘大卫(缅甸籍留学生)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到很愉快。我在红河州元阳县看到了梯田,并且深入了解了梯田农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乡村学校发展。这次的活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宝贵的哈尼族文化、自然风景、梯田农业。三下乡圆满结束了,我希望我们昆工人能够在很多领域帮助哈尼族人民。我相信哈尼族的宝贵文化将会世代流传,红河州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4、实践队员—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洪诗茵

这次三下乡我感受到了哈尼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在活动期间,无论是与村民们交流,还是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与温暖。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欢迎和感激,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域,连接每一个心灵。



   5、实践队员——杰勋(孟加拉籍留学生)

   元阳,以独特的梯田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他们世代传承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让我深感震撼。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乡村生活和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国界的连接与共鸣。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和谐。

 


 

上一条:国际学院2024级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下一条:第十期“泰国高中生高质量汉语教育赴华培训项目”结业典礼在国际学院举行